2020年9月19日~9月26日,中国肿瘤届学术盛会,第23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0年CSCO学术年会将以网络在线直播的方式,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城市开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牵头开展的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CPT)联合沙利度胺(T)和地塞米松(D)治疗复发或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CPT-MM301试验)入选会议血液科分会场论文交流环节。
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团队及多发性骨髓瘤重点专业带头人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委员、亚洲骨髓瘤网(AMN)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学组副组长、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委员
先后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主译、教材10余部。
我国MM者众多,CPT作为国内外首创的以死亡受体靶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新药,有望进一步改善RRMM患者的生存质量。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常见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等。我国骨髓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约占恶性肿瘤的1%。发病年龄大都在50~70岁之间,40岁以前少见。男性多于女性。
创新型疗法改善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但至今,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不可治愈的血液恶性疾病,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治疗越来越困难,表现为更难获得缓解,缓解维持时间也越来越短。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尤其是复发性 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仍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广泛表达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可选择性地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及转化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提示TRAIL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Circularly Permuted TRAIL,CPT)由TRAIL改进而来,作用机制与TRAIL相同,其体内抗肿瘤活性优于野生型TRAIL。在已完成的体外试验及一项I期和多项II期临床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较小的副作用。
在本次CSCO会议上,陈文明教授将代表团队对CPT联合TD治疗RRMM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报告。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
本研究共入组417例曾接受过至少2个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案后复发或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n=278)和对照组(n=139),分别接受CPT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方案(TD方案)和安慰剂联合TD方案的治疗。
CPT和安慰剂按每天静脉滴注1次(10mg/kg),每疗程连续5天给药,每4周为1疗程,直到疾病进展、不可耐受或完成18疗程的治疗。两组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用法用量相同,沙利度胺口服每天1次(150mg/天),地塞米松每疗程第1~4天口服(40mg/天)。
主要目的:评价CPT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TD方案)与单用TD方案相比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否具有更好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目的:评价CPT与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TD方案)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主要疗效终点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关键次要终点指标总生存期(OS)、总体反应率(ORR)、疾病进展时间(TTP),试验组均表现出显著获益。
以死亡受体为靶点的抗肿瘤机制对于RRMM表现如何?既往治疗会否影响CPT的表现?对于本次试验的结果详细解读将于2020年9月19日17:00分与CSCO 2020分会场3—血液病专场为大家呈现,期待陈文明教授为黄金城集团披露更多精彩的细节!